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143篇
  国内免费   289篇
化学   1104篇
晶体学   12篇
力学   18篇
综合类   14篇
数学   36篇
物理学   67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Suzuki偶合方法合成了含羧酸基团的新型阴离子型水溶性绿光的9,9’-二丙酸钠芴(DPF)和噻吩(TH)共聚物,聚合物分子量约为9000左右,具有较好的水溶性(5 mg/mL).研究了共聚物在不同pH水溶液中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当pH <4时,羧基以COOH形式存在,造成共聚物溶解度降低并产生聚集,荧光减弱;当p...  相似文献   
42.
利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牡荆素(VT)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VT对BSA的荧光猝灭为动态猝灭过程,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的猝灭常数;根据F(o)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VT在BSA中的结合位置与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2.675.nm;通过热力学参数推断出VT与BSA之间主要靠疏水作用...  相似文献   
43.
在pH=9.26的氨-氯化铵缓冲溶液中,铽Ⅲ与环丙沙星反应形成络合物,而后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了三元体系,其最佳激发、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 330nm、λem=545 nm.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雷公藤红素溶液,铽Ⅲ与环丙沙星络合物的激发、发射波长位置不变,但荧光强度有规律下降.利用这一现象,建立了测定雷...  相似文献   
44.
应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盐酸鸟嘌呤(G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GH能猝灭BSA的荧光强度,其猝灭机理为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和热力学公式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结合类型。用同步荧光技术研究GH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吴晓静  代云  张楠  李静 《物理化学学报》2011,27(11):2535-2540
研究了CaCl2、LiCl和Ca(NO3)2在甲醇溶液中的荧光光谱,并对溶液中可能的团簇构型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含时(TD)密度泛函理论中的B3LYP方法进行结构优化和激发能计算.实验结果表明CaCl2和LiCl与甲醇形成了具有荧光性质的簇合物,且随着CaCl2和LiCl浓度的增加溶液的荧光强度整体呈增强趋势,而Ca(NO3)2与甲醇相互作用使甲醇发生荧光猝灭.理论计算得到盐/甲醇溶液中可能存在多种簇合物,但能使甲醇溶液荧光增强的团簇构型主要为[CaCl(CH3OH)n]+和LiCl(CH3OH)n,而NO3-与甲醇通过氢键作用形成簇合物的振荡强度几乎为零,解释了NO3-使甲醇发生荧光猝灭的现象.  相似文献   
46.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三种黄酮类药物木犀草素、芹菜素和葛根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温度下(292 K和311 K)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三种黄酮类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试验数据采用Stern-Volmer拟合方程处理及双对数方程处理,进一步证明结合反应引起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采用位点结合模型公式、热力学公式和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作用力类型以及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47.
应用荧光法研究了meso-四对羧基苯基卟啉(TC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结合反应.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关系式,测得25℃,36℃和42℃下反应的动态猝灭常数Ksv分别为1.17×105,1.06×105,1.01 ×105 L·mol-1,静态猝灭常数KLB分...  相似文献   
48.
Device simplification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and remains the great challenge for deep-red emitters. Herein, a deep-red 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molecule ( p TPA-DPPZ ) is reported which features a T shaped structure containing two triphenylamine (TPA) donors, one either side of a planar dipyridophenazine (DPPZ) acceptor. The rational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functional groups leads to limited but sufficient molecular packing for effective carrier transport. The neat p TPA-DPPZ film achieves an around 90-fold improved radiation rate constant of 107 s−1 and the nearly unitary reverse intersystem crossing (RISC) efficiency, as well as accelerated emission decays for quenching suppression. The high radiation and RISC result in a photoluminescence quantum yield of 87 %. The bilayer OLED based on the p TPA-DPPZ emissive layer achieved the record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ies of 12.3 % for maximum and 10.4 % at 1000 nits, accompanied by the deep-red electroluminescence with the excellent color purity.  相似文献   
49.
以对苯二胺为碳源,乙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红色荧光碳点(R-CDs)。 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进行表征。 合成的R-CDs粒径约为(3.63±0.20) nm。 R-CDs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80和620 nm,具有激发波长独立性,光稳定性好。 基于静态猝灭,R-CDs的荧光可以被过硫酸根(S2O82-)有效猝灭。 在2.5~120 μmol/L范围内,S2O82-的浓度与R-CDs的荧光猝灭程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70,检出限为1.2 μ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高灵敏度。 同时,该荧光传感体系可应用于自来水和湖水样品中S2O82-的检测。  相似文献   
50.
常温下合成了二氢硫辛酸(DHLA)包裹的银纳米簇(AgNCs),并基于L-半胱氨酸对AgNCs的荧光猝灭现象构建了AgNCs荧光探针对Cys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AgNCs的荧光猝灭程度和Cys浓度在2.0~100μmol/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检出限为1.77μmol/L(S/N=3)。在人体血清样品中Cys检测的加标回收率为94.0%~10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